為貫徹執行安全技術規程,崗位操作規程及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知識,保障安全生產,制訂本制度。安全生產教育制度包含經常性安全宣傳教育,三級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員工轉崗教育,工傷人員復工教育,事故案例教育。
、“三級”安全教育:
1、公司級教育:由生產安環部或生產管理處負責,對新進企業員工,經勞動人事處介紹后,接受安全教育,教育內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規及公司頒發的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本企業生產特點,安全生產的意義,基本要求,防火、防爆、防塵、防毒知識及急救常知,安全生產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等,教育時間不少于16小時,經考試合格后上崗。
2、分廠級教育:由新員工所在單位負責,教育內容主要包括:本單位的生產特點,工藝流程、機械設備狀況特點、預防事故的措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有關規章制度,本單位常用勞動保護用品、消防器材的正確使用等,教育時間不少于16個小時,受教育面必須達100 precent,并經考試合格后分配到工段(班組),。
3、工段(班組)級教育:由工段長(班組長)負責,教育內容,應包括:本崗位安全生產制度,崗位生產特點,崗位操作法、安全裝置、工具、器具及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方法,本崗位曾發生過的事故及教訓、崗位工藝、勞動紀律等,教育時間不少于12小時,經考核合格上崗。
4、經“三級教育后”,由生產安環部或生產管理處,填寫安全教育卡片,再由分廠(分公司)、工段(班組)分別填寫,反饋給生產安環部和生產管理處存檔。
二、員工經常性的安全教育:
1、各級導,工程技術人員及有關職能人員應經常學習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法律、法規、政策與業務有關的安全技術知識和各種安全規章制度,切實樹立“安全第”的思想。
2、各單位導應對員工進行經常性安全教育,組織學習本單位安全技術規程,崗位操作法,以及有關安全生產文件和安全制度。
3、單位每周定期進行安全活動日,工段(班組)要嚴格安全生產交接班制度。
4、園地教育:在分廠(分公司)內設置固定的宣傳欄(板),定期出版有勞動保護法規,安全生產、技術、衛生等內容的板報。
5、廣播教育:分廠(分公司)要定期提供安全稿件,經常宣傳:安全生產中的好人好事,介紹安全小常識及介紹典型事故案例等。
6、電視錄像影視教育:各單位要利用電視錄像影視易被接受的形式,經常組織員工觀看安全教育內容電視錄像、電影。
7、各單位在生產崗位上,設立安全生產警句內容的警示,提醒員工注意安全生產。
8、凡來公司參觀、學習、培訓的人員,均應接受生產安環部、生產管理處組織的安全教育。
三、員工崗位調轉教育:
1、員工崗位調轉,工種的變更,必須進行有關的安全技術教育。
2、分廠(分公司)之間的職工調轉,須經生產安環部,辦理更換教育卡片的手續,然后到新單位接受二、三級教育,經考試合格后上崗。
3、單位內部的員工調轉時,要重新接受所在工段(班組)的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上崗。
四、工傷人員復工安全教育:
1、因違章而受傷的事故責任者和雖非因本人違章而發生事故的負傷人員,在復工上崗前,必須到生產安環部接受遵章守紀和對本次事故的認識等方面的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上崗。
2、對因違章而負傷的員工要延長教育時間,嚴格教育考核。
五、事故案例的教育:
事故案例教育是安全教育工作的項具體形象化教育,要把本單位或外單位的各類事故案例,用各種宣傳教育方式教育員工,對照檢查自己的安全思想和安全行為,吸取教訓,找出差距,不斷提高尊章守紀的自覺性,防止發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