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公司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的實現,保證安全標準化有效實施、控制、查找和消除不安全因素,減少事故的發生,保障職工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制度。
、安全檢查:根據生產特點,對生產過程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隱患和危險因素進行的經常性、突擊性和專注性的檢查活動。目的是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為,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隱患和危險因素,確保生產的安全。
1、根據安全檢查對象、內容、目的,成立相應的安全檢查組織,制定詳細的安全檢查計劃,明確檢查的目的、要求、內容和日程安排。
2、按照安全檢查的項目,制定安全檢查表,依據有關標準、規程、規定,確定被檢查單位、生產區域、重點崗位的安全檢查標準、安全檢查內容、安全檢查方法,為安全檢查人員提供依據,規范安全檢查人員的行為。
3、根據安全檢查形式和內容,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綜合檢查、專注檢查、季節檢查和日常檢查。
4、綜合檢查。公司安全檢查每年不少于四次,主要檢查節前安全,保衛、消防、生產準備、備用設備等,分廠安全檢查每月不少于次,工段安全檢查每周不少于次。
5、專注檢查由公司各只能處室部門組織人員,每年不少于兩次。主要對特種設備,危險物品、電氣裝置、機械設備、廠房建筑、運輸車輛、安全裝置以及防火防爆等進行專注檢查。
6、季節性檢查,按照本地區的地理和氣候特點,對防洪、防雷電、防暑降溫、防凍等工作,進行預防性季節檢查。
7、日常檢查,由工段、班組,對崗位上的職工履行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對勞動紀律、交接班記錄、現場生產區域、生產裝置等進行檢查,以了解崗位職工遵章守紀,履行職責情況。
8、各種安全檢查要科學、規范,認真填寫檢查記錄,并驗收檢查結果與經濟考核掛鉤,明確責任,做到有獎有罰。
二、隱患整改:根據各種安全檢查新查出的隱患進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對隱患及時整改,消除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1、通過安全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安全檢查人員應通知事故隱患新在單位負責人,責任人要根據事故隱患,具體情況,制定整改措施,及時予以消除。
2、安全檢查人員根據檢查出的事故隱患,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并做到“四定”(定措施,定負責人,定資金來源,定完成期限)。
3、在隱患整改中要做到“四不推”,即班組能解決的不推工段;工段能解決的不推分廠、部門;分廠、部門能解決不推公司;今天能解決的不推明天。
4、隱患整改完畢,負責整改的部門或人員應收整改情況記錄在案,存檔備查。
5、不安全檢查中涉及自身不能解決較大或重大安全隱患,應當提出解決方案,制定整改計劃,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公司導報告。
6、對在整改中流于形式,不能按時完成整改任務或有較大、重大隱情不報的單位,應對單位責任人進行處罰,并對由此造成的事故,責任人承擔切后果,直至追究法律責任。